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中国中小企业遂宁网 » 重要新闻 » 列表 » 正文

四川担保风险补偿机制重构:引入中小企业发展基金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08-19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浏览次数:1023
0
核心提示: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独家获悉,近期四川省金融办将连同四川银监局下发加强银担合作的相关通知。 同时,四川省财政厅正探索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独家获悉,近期四川省金融办将连同四川银监局下发加强银担合作的相关通知。

    同时,四川省财政厅正探索通过省级中小企业发展基金联合市(州)政府、担保机构按一定比例共同出资设立风险补偿资金池。合作银行根据资金池规模按一定倍数进行放大,为中小微企业提供贷款。出现贷款最终损失时,风险补偿资金池、担保机构、银行按协定的比例进行分担。  

    而四川担保行业相关人士也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证实,年内四川省再担保机构将组建完毕。据四川省金融办相关人士透露,目前银监会正在制订银担合作指引,将对银担风险分担等问题作出明确规定。四川省担保行业的风险补偿机制正在重构。

 再担保规模初定20亿

“推动银行和担保机构加强合作文件还在制定当中,但不会对代偿的分担比例做约定,要等银监会的银担合作指引出台,当中会对银担分担代偿做出相关要求。”四川省金融办相关人士透露。

 2015年3月20日,四川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融资性担保行业健康发展 更好服务小微企业和“三农”的意见》(下称《意见》),其中指出: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对不同所有制的担保机构一视同仁,探索建立合理的银担业务风险分担机制。

 今年以来,四川省金融办针对当前担保代偿激增等实际问题和风险个案,会同人行、银监部门多次召开协调座谈会,协商风险处置和加强银担合作问题,近期四川省金融办还将会同银监部门就加强银担合作下发通知。

 “银行准入门槛高,银行与民营担保公司、资本规模较小公司的合作地位不对等,缺少合理的风险分担和利益共享机制等是长期制约深化银担合作的突出问题。基于银行业金融机构管理实际,建立适度的利益分配和风险分担机制需顶层设计。”四川省金融办相关人士表示。

 有四川当地担保行业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银监会的银担合作指引已经在争取意见,并将于年内下发。

 再担保机构的建设则是四川担保体系完善的另一项重要内容。

 前述《意见》明确要求了在年内组建由省级财政出资,地方政府、国有资本和社会资本共同参与的省级再担保机构。

 四川省金融办的一份资料也显示:“四川财政厅正会同省级相关部门广泛征询投资意愿、借鉴安徽等省的做法的基础上,抓紧研究组建方案,努力打造以省再担保公司为龙头、融资性担保机构为主体、银行业金融机构为依托、中小微企业和"三农"为服务对象的信用担保体系。探索建立合理的银担业务风险分担机制,鼓励和引导银担双方在市场主导的原则下,公平、公正进行协商,合理拟定风险分担、贷款定价和利益分配机制。”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四川省级再担保机构资本规模初步定为20亿元。

 上述业内人士透露,四川省再担保公司的组建肯定在年内落地,此前四川省再担保的组建思路是改组一家当地大型国有担保公司,但现在方案可能变为由财政出资,完成新机构组建。

 风险补偿资金来源多元化

 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末,四川省共计有307家(次)融资性担保机构获得国家担保资金补助及风险补偿5.75亿元,省级财政对601家(次)融资性担保机构业务补助、风险补助2.36亿元。

 “和全省2014年担保行业50亿以上的代偿规模相比,还是比较少。”有四川当地担保行业高管认为,四川省融资性担保行业的风险补偿还存在资金来源渠道单一、覆盖面不广、时效性受限等问题。

 上述《意见》也要求进一步优化强化财政扶持政策,整合完善现有支持融资性担保行业发展的财政政策,继续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通过资本注入、风险补偿、业务补助、费用补助等多种手段,引导融资性担保机构更好地服务小微企业和“三农”。

 而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目前,四川省财政厅正探索通过省级中小企业发展基金联合市(州)政府、担保机构按一定比例共同出资设立风险补偿资金池。

 合作银行根据资金池规模按一定倍数进行放大,为中小微企业提供贷款。出现贷款最终损失时,风险补偿资金池、担保机构、银行按协定的比例进行分担。

 “若按此模式运作,通过引入中小企业发展基金,既可以实现风险补偿资金的来源多样,也有利于风险补偿资金的市场化运作。”四川省金融办相关人士表示。


 
 
[ 资讯搜索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指导  遂宁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业务主管
遂宁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承办   四川中小企业信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技术支持
ICP备案号:蜀ICP备11006773号-11
Copyright www.sn.smesc.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展开
  • 服务热线

  • 028-962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