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四川网

生态环境部拟延长执行正面清单时间 减小企业负担

发布来源: 法治日报
浏览量:1729
标签:
     生态环境部正在积极推进环评改革,将尽快完成《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的修订,进一步合理界定纳入环评管理的范围,将环境影响很小、可以通过其他手段管理的建设项目,不再纳入环评管理,从而减轻小微企业的经济负担,减少时间成本。
以助力企业复工复产为初衷的环评审批正面清单制度施行已经整整半年。据生态环境部有关负责人介绍,截至7月22日,纳入改革试点的44个小行业中,全国已有13374个项目环评实施告知承诺制审批;纳入豁免的30个小行业中,约7.6万个项目豁免登记表备案手续。尽管实施不久,但这项环保新政已初见成效。
生态环境部环境影响评价与排放管理司司长刘志全说,生态环境部正在研究延长执行正面清单的时间或扩大清单范围,并将疫情期间好的经验做法规范化、制度化,持续为助力“六稳”“六保”发挥积极作用。
刘志全透露,生态环境部正在积极推进环评改革,将尽快完成《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的修订,进一步合理界定纳入环评管理的范围,将环境影响很小、可以通过其他手段管理的建设项目,不再纳入环评管理,从而减轻小微企业的经济负担,减少时间成本。
万余项目实施告知承诺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为助力企业复工复产,今年3月,生态环境部推出了环评审批及执法监督两个正面清单制度。其中,环评正面审批清单制度明确豁免部分项目环评手续办理、拓展环评告知承诺制审批改革试点、强化项目环评审批服务。
环评审批正面清单制度提出,动态更新国家层面、地方层面和利用外资层面重大项目环评审批服务“三本台账”。对复工复产重点项目、生猪规模化养殖等项目,采取拉条挂账方式,主动做好环评审批服务。创新环评管理方式,实现“不见面”审批。
刘志全将环评正面清单制度总结为“三个一批”,即豁免一批、告知承诺一批、优化服务一批。他说,这项制度实施过程中,生态环境部对10大类30个小类的环评登记表项目实行豁免;对17大类44小类行业项目实行环评报告书或报告表的告知承诺制审批改革试点。
刘志全透露,疫情发生后,生态环境部对疫情防控急需的医疗卫生、物资生产、研究试验等三类项目分情形豁免环评手续、实行告知承诺,或先开工后补办手续。截至7月22日,全国共为5499个“三类项目”提供了环评应急服务保障。
在执法正面清单过程中,生态环境部建立台账做好重大项目审批服务。刘志全说,生态环境部主动与相关部委和地方对接建立协作机制,动态调度国家层面、地方层面和利用外资等三类重大项目环评工作台账,对于一些重大项目,建设周期比较长的项目,生态环境部建立了台账式环评审批服务制度,逐项调度,提前介入,帮助解决环评文件编制和审批中的问题。较好完成国务院确定的重大水利工程、重大铁路项目、煤炭保供、天然气互联互通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及重大会石化项目环评审批。
对于优化服务,刘志全说,地方上创造性地采取各种举措,如“不见面”审批、开通审批绿色通道、局长现场办公等方式优化环评审批服务。
减少审批数量压缩时间
据刘志全介绍,近年来,生态环境部环评制度改革不仅体现在实施环评审批正面清单制度上。在环评领域“放管服”改革中,围绕环评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等,生态环境部做了大量工作。
其中,在精简审批事项方面,环评涉及的5项行政许可中,仅保留建设项目环评1项。“减少审批数量,将占环评总量80%左右的登记表项目改为备案,10分钟办结。全国平均环评审批时间已压缩至法定时限的一半。”刘志全说,在强化监管方面,严把项目环境准入关,严格依法执行“五个不批”要求。同时,出台实施事中事后监管、后评价等管理办法,推动环评要求落实。此外,创新和加强环评单位和从业人员监管,实施诚信记分、曝光黑名单,加快建立以质量为核心、以信用为主线、以公开为手段的信用监管体系。
在优化服务方面,建立了“三本台账”环评审批服务机制;对符合生态环保要求的重大项目提前介入,开辟绿色通道;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实施网上审批、不见面审批,方便群众办事。
生态环境部在环评审批领域所做的这些改革,在“六稳”“六保”工作持续发力。
以助力生猪产能恢复为例,刘志全说,环评审批正面清单制度实施后,生态环境部推进生猪养殖告知承诺制审批,对这项制度的执行情况,生态环境部采取月调度的方式,确保制度能够落地。刘志全透露,据初步统计,上半年全国约有2.28万个生猪项目完成环评手续,涉及产能约1.57亿头。其中,1302个年出栏量5000头以上的项目中,80%均采用告知承诺制进行环评审批,涉及生猪产能约9500万头,大大缩减了办理时间。
刘志全指出,针对石油天然气开采业,生态环境部印发指导意见,创新提出“区块环评”替代单井环评。截至7月,全国共审批11.2万个项目环评,总投资11.4万亿元。此外,全国共备案登记表44.3万个。其中,基础设施建设、能源行业、民生领域项目及小微企业项目稳步推进,尤其3月份以来恢复性增长态势较为显著。
今年“两新一重”(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项目建设投资增长强劲。刘志全表示,上半年,全国共审批交通项目环评2222个,总投资1.95万亿元,同比上升9.4%。审批水利项目环评1373个,总投资2544.20亿元,同比上升16.6%。信息、融合、创新基础设施等新基建相关行业增长显著,5G通讯项目备案数同比上涨近30倍;人工智能项目、充电桩项目投资同比分别上升12.4%、14.3%;城市轨道交通项目投资同比上升164.3%。
此外,能源行业绿色发展趋势显著。刘志全说,上半年,全国共审批火电项目环评36个,同比下降44.6%,总投资128.0亿元,同比下降67.8%。审批煤炭开采和洗选项目环评375个,同比下降47.1%。
尽快修订分类管理名录
今年以来,由于疫情影响和外部环境变化,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不少新的困难和问题,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困难凸显,这些企业对改革有更多的期待,希望环评费用更低一些、编制时间更短一些、服务更便捷一些。
对此,刘志全说,在环评方面,生态环境部将竭尽全力加强改革和帮扶力度。将积极推进环评改革,以环境影响相对小的建设项目为重点,推出一系列改革举措,增强小微企业的获得感,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
刘志全透露,生态环境部将尽快完成《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的修订,进一步合理界定纳入环评管理的范围,将环境影响很小、可以通过其他手段管理的建设项目,不再纳入环评管理,从而减轻小微企业的经济负担,减少时间成本。
同时,研究优化量大面广的环境影响报告表格式和内容,较大幅度精简此类环评文件的编制要求,降低编制费用。
“我们也希望包括小微企业在内的建设单位能够自觉履行环评和环保的主体责任,不要在金山银山和绿水青山之间做选择题,与生态环境保护要求相向而行,我们也将依法加强监管,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刘志全说,目前,各地生态环保部门普遍推行“一对一”帮扶、“点对点”服务,专人包保、跟踪服务,专家下基层、现场办公等服务举措,提前介入,及时协调解决环评编制和审批过程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刘志全指出,环评审批正面清单试点是生态环境部积极探索环评改革的一个重要举措,生态环境部在指导各地继续做好政策落地的同时,将总结各地的成效和实施中问题,研究延长执行正面清单的时间或扩大清单范围,并将疫情期间好的经验做法规范化、制度化,持续为助力“六稳”“六保”发挥积极作用。(记者 郄建荣)
  • 下一篇:暂无
  • 上一篇:暂无
 
热门政策解读
相关政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