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四川网

一端连接投资与需求 一端连接消费市场 新基建催生新业态

发布来源: 中国纪检监察报
浏览量:1522
标签:
 4月20日上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召开新闻发布会,会上首次明确了“新基建”的范围。国家发改委创新和高技术发展司司长伍浩称,经初步研究认为,新型基础设施是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信息网络为基础,面向高质量发展需要,提供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等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


  伍浩介绍,新型基础设施主要包括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和创新基础设施3个方面的内容。其中,信息基础设施包括以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卫星互联网为代表的通信网络基础设施,以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新技术基础设施,以数据中心、智能计算中心为代表的算力基础设施等;融合基础设施包括智能交通基础设施、智慧能源基础设施等;创新基础设施包括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科教基础设施、产业技术创新基础设施等。


  随着复工复产提速扩面,“新基建”一词逐渐为人熟知。


  为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提供载体


  对于“新基建”,中国人并不陌生。在抗击疫情第一线,浙江省疾控中心和阿里云达摩院合作,利用AI算法将疑似病例基因分析时间缩短到半小时,还可以避免核酸检测漏检的情况发生。


  在疫情防控期间,“健康码”等数字化工具横空出世,极大提升了疫情防控效率。人们隔离在家,饿了可以打开外卖APP;不能出门逛街,可以网上购物;生鲜电商需求旺盛,叮咚买菜春节假期七天完成400万单;学生停课了,网络直播保证停课不停学;钉钉开启“云办公”新模式,在家开会、办公、定流程一样不少;互联网医疗服务平台“平安好医生”7×24小时接诊,从疫情发生以来至今,新注册用户量快速增长。由阿里云支持的智能社区防疫系统在全国122个城市上线服务,帮助社区提升了智能化管理水平。


  在恢复生产生活秩序的过程中,基层社区和企业管理人员在公共交通、写字楼和工厂启用热成像等设备,让体温监测和信息处理融合,提高了通行效率。数百家零售商家快速搭建智慧门店等线上系统,帮助企业销售实现线上增长。近100家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机构采用阿里云提供的“数字防疫系统”实现安全复工,以保障金融业务的正常服务。


  “疫情发生以来,以5G、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应用为代表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不但在推进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上发挥了巨大作用,也改变了现有的商业业态,带动了远程办公、在线教育、生鲜电商、远程医疗等新业态不断发展。”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管学院教授蒋炜表示,新基建不但激活了企业的数字化改革需求,也为各行业的数字化创新带来新机遇。


  新基建作为新兴产业,一端连接着巨大的投资与需求,另一端连接着不断升级的消费市场。在受到资本市场和相关行业热捧的同时,国家层面对于新基建的谋划布局也已展开。


  2018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加快5G商用步伐,加强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2019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着眼国家长远发展,加强战略性、网络型基础设施建设。今年以来,新基建更是成为不少中央会议中的高频词。


  “传统基建投资规模大、周期长,而新基建与高新技术发展紧密相连,是发展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的重要载体,也是满足新需求的重要保障。”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李佐军表示,中国经济要加快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不断壮大新兴产业,打造经济发展新动能,必然离不开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的强力支撑。


  国际数据调研机构IDC的统计数据显示,全球数据流量将从2018年的33ZB(泽字节,1ZB相当于10245MB)增长至2025年的175ZB。专家指出,新基建所孕育的“数字土壤”将为金融、工业、政务、医疗、交通等行业的转型升级提供必要的帮助,解决大量行业存在的数字化转型难题。


  肩负对传统产业改造升级重任


  4月15日,在上海市嘉定区特种水产养殖场内,工作人员打开手机,通过物联网技术采集鱼塘的水体温度、浊度、水循环量等实时数据,并根据数据分析结果进行技术微调。远处300平方米的鱼塘内,一条条银白色的长江刀鱼来回穿梭,这种一度被认为无法人工养殖的鱼类,在科技支撑下,正在走向市民餐桌。


  “没有运用物联网技术前,必须隔三岔五捞鱼上来进行‘体检’,费时费力。”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近年来养殖场人力紧张,疫情发生后复工复产压力陡增,他们与水产技术单位开展合作,将物联网技术运用到养殖生产中,不仅节约了成本、减少了人力投入,还降低了养殖风险,提高了养殖刀鱼存活率。


  “面对新基建这个新概念,可能许多人觉得离自己的生活很遥远,其实不然。”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李锦表示,新基建与传统产业并不矛盾。除了满足智能技术开发和智能产业发展,提高社会经济运行智能化水平外,新基建还肩负对传统产业进行数字化、智能化改造重任,助力实现传统基建转型升级,跟上并满足智能时代发展对基础设施的要求。


  新基建的数字化赋能还将为提升中小企业竞争力、消费驱动经济增长、创造更多就业机会等提供坚实支撑。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张勇指出,推进数字基建,不仅可以帮助中小企业利用数字工具提高市场响应能力,而且有助于金融机构快速分析和评价授信企业,及时化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近期,5G建设速度进一步加快。4月8日,中国联通、中国移动、中国电信联合共同发布《5G消息白皮书》,宣布启动5G消息业务及生态圈建设,被视为做大5G“蛋糕”、助推产业加快发展的重要动力。4月9日,武汉解封第二天,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武汉分公司就新开工5G基站建设项目79个。目前该公司已全面承接三家央企运营商5G基站建设需求6067个。


  数据显示,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将力争在2020年上半年完成47个地市、10万个5G基站的建设任务。中国移动表示力争提前超额完成2020年5G基站总数达30万个的目标,确保年内在全国所有地级以上城市提供5G商用服务。工信部预计今年年底全国5G基站数将超60万个,实现地级市室外连续覆盖、县城及乡镇有重点覆盖、重点场景室内覆盖。


  “技术与应用的发展往往相互推进,新基建为新服务的发展提供技术载体,新服务也为新基建的发展提供应用驱动。”浙江大学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教授王玮告诉记者,5G通信系统的技术特性给很多垂直行业提供了新的机会,特别是支持低时延高可靠需求的关键任务通信和大规模接入需求的物联网通信,让一些之前无法实现的新型应用服务成为可能。


  “根据预测,2025年我国5G网络建设投资累计将达1.2万亿元,此外5G网络建设还将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以及各行业应用投资,预计到2025年将累计带动超过3.5万亿元投资。”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相关负责人介绍,5G正在成为我们生活中新的基础设施,它的未来已经清晰可见。


  “新基建的价值不仅在‘建’,更在‘用’。与传统基础设施投资相比,新基建不仅可以有效优化供给能力,也能够进一步引导和促进消费升级。”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经济政策委员会副主任徐洪才认为,只有与相关配套服务相结合,新基建才能更好地促进新业态、新产业、新服务发展。


  加速落地需多元主体合作


  在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的校园里,师生进出重点通道时戴着口罩也能被快速识别,同时进行体温测量。这得益于浙江宇视科技有限公司针对疫情研发的测温门禁一体机。这款门禁系统将测量数据实时上传至“复学保”云平台,校方及教育管理部门可通过钉钉客户端实时查看异常信息,迅速启动校园疫情防控应急预案,及时进行复核处理,保障校园安全健康。


  在联想武汉产业基地的人工组装生产线上,联想基于自有云网融合技术实现了两条60米长、10米宽的5G专网覆盖。借助5G技术低时延、高带宽的技术特点,生产线上的员工操作细节和自动化生产线上的传感器数据可以更实时地与MES(面向制造企业车间执行层的生产信息化管理系统)互联,提高生产安全与质量。


  在上海市首个开园的5G产业生态园——浦东金桥5G产业生态园内,连日来已入驻华为5G创新中心、上汽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中国移动上海产业研究院5G应用创新中心、中国信通院5G标准开放实验室“四大对外开放平台”……


  当前,我国运用5G技术赋能的智能制造已经初显端倪,发展前景更加广阔。数据显示,截至3月下旬,我国近20个省区市发布的2020年重点项目投资计划总规模达49.6万亿元,其中2020年度计划投资总规模7.6万亿元,新基建投资正是其中重点。


  专家认为,短期而言,新老基建一齐发力,可以发挥经济助推器的作用,促增长保就业,以对抗经济下行压力叠加疫情带来的短期冲击。中期而言,新基建将保障各个行业的智能数字化转型。长期而言,新基建是创新驱动型发展的保障,将助力我国智能化社会建设,推动我国抢占全球信息化浪潮的技术制高点。


  中商智库首席研究员李建军指出,新基建是个新事物,理论上所有企业都可能成为参与者和建设者。但与传统基建相比,新基建项目更偏重于信息化和创新领域,项目的科技化程度较高,意味着高新技术企业的参与度会比较高。


  “推进新基建,必须解决如何落地、钱从哪里来、效能如何高效发挥等关键问题。”蒋炜指出,要进一步放开基建领域的市场准入,扩大投资主体范围,积极吸引民间资本参与,提高投资效率,对于有较好收益的项目要对民间资本一视同仁。做好科学统筹规划,防止“一窝蜂上”或“新瓶装旧酒”,造成大量浪费。


  加快新基建,除了给予专门的财政、金融、产业等配套政策的“硬”支撑,也要通过制度创新提供“软”保障。如推广高新技术企业低税政策,提升研发支出税前加计扣除力度,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加快落实金融支持政策,增加低息融资、专项贷款,并在高科技企业并购、上市等方面予以支持。


  “新基建的发展与创新需要科研机构、高校、企业等多元主体的积极参与合作。”蒋炜表示,要通过加强产业政策的扶持与引导,建立多主体平等对话的窗口,联合产学研各方力量与产业链各方资源参与,引导资金链、人才链和创新链的深度融合,完善创新网络,培育创新生态。

  • 下一篇:暂无
  • 上一篇:暂无
 
热门政策解读
相关政策信息